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日本為何願意無條件投降?

站在亞洲史觀的角度來看二次世界大戰起始於日本發動的盧溝橋事變;結束於遭原子彈攻擊後六天的宣布投降。由於原子彈的威力太過驚人,和日本宣布投降的時間點又太接近,因此目前主流觀點認為是原子彈終結了二戰。

如果對帝國主義末期的日本有稍微研究的話,會發現僅因為原子彈就投降其實非常沒有道理可言,很不像是該時代的日本會作出的選擇。原子彈的殺傷力固然可怕,但對一個存在武士道精神和神風特攻隊,犧牲生命報效天皇為榮的國家來說,原子彈似乎不太可能讓日本震懾到投降,何況還是「無條件投降」,這中間必然有個更駭人的原因被忽略了。

那就是蘇聯對日宣戰這是許多歷史書籍都沒有細談的部分我不清楚確切原因為何,暫時想到的可能大概是因為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在冷戰後期落敗,提及其過往的事蹟顯然十分地政治不正確。

關於日本在最後一刻無條件投降這件事,要先強調的是不論團體規模大小,只要其組成本質仍是,很少有完全不能溝通的狀況。歷史上大部分談判破裂而落得魚死網破的案例,主要還是因為條件談不攏。


以日本在二戰的情況來說,他們非但不是不能談,在歐亞兩邊皆進入全面開戰後,日本是極有意願且非常渴望「和談」的。只是無法接受中國和美國當下提出的條件:雙方先退回到九一八事變前夕。

日本對中國的絕對優勢就不必說了,珍珠港事變為日本在太平洋戰場爭取到將近一年的相對優勢,故中美提出的那種和談條件,對當時的日本來說不可能接受。

後來軸心國戰況急轉直下,日本退讓成有條件的和談,而他們找到的接洽人是蘇聯。日俄兩國不存在民族仇恨沒錯,不過畢竟過去曾在中國東北打過一場日俄戰爭,彼此間絕對稱不上交好。找上蘇聯不是個好選擇,但實在是個不得已的選擇。

撇開對抗軸心國戰爭侵略的暫時性同盟因素,相較於日本和德國,真正跟歐美有意識形態對立的反而是蘇聯共產政權。譬如在二戰初綏靖時期,英法兩國皆有人提出德國其實能幫忙阻止蘇聯共產政權對民主國家進行滲透的詭異論點。

歐美對日本沒有什麼深仇大恨,當然也沒有非要日本亡國滅種不可。同盟國雖在波茲坦會議中名義上達成共識,一致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實際上在歐陸戰場結束後,盟軍非常不願意繼續在亞洲戰場製造傷亡,像是在沖繩登陸戰時盟軍見識到了日本無畏犧牲的氣勢與精神,美國曾評估若要打日本登陸戰的話,至少還要付出兩百萬人以上的傷亡。

為了這點,同盟國甚至在雅爾達密約中聯手出賣了中國。所以即使到投擲原子彈的前一刻日本並不是毫無機會爭取到有條件投降的,尤其在日本喊出「一億總玉碎」的口號之後。

在那壓上整體國力的總體戰下,人民生命根本微不足道,或者說只是一種國家資源而已。史達林就曾說:「死一個人是悲劇,死一百萬人就是個統計數字。」

犧牲幾千萬人民換取盟軍百萬傷亡,讓盟軍願意跟日本談有條件投降,藉以維護日本當時的國家體制,保存萬世一系的天皇制度以及高階軍官的既得利益。這些是日本在二戰末期所盤算的事,亦是他們願意苦撐的原因。

原子彈的影響一定有,卻明顯不是唯一原因,而且影響層面可能也不大。因為全世界的科學家應該都能猜出這種武器不可能短期內大量生產。而且廣島和長崎總計近三十萬的傷亡人數,擺在一億總玉碎的旁邊簡直連零頭都不如,用造成盟軍大量傷亡換取同盟國願意跟日本談投降條件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然而當蘇聯對日宣戰後,情況可說是完全不同了。

其一,蘇聯紅軍的紀律之差舉世無二,加上蘇聯共產政權對於種族清洗及破壞社會制度的狂熱。若看過蘇聯在歐陸戰場東線反攻過程即可知道,一旦讓蘇聯紅軍登陸日本,日本只能淪為下一個被蘇聯紅軍徹底摧殘的國家,根本無須多想。

其二,蘇聯對於傷亡人數的解讀和無視相較日本有過之而無不及,一億總玉碎或許可以逼英美兩國再出賣中國一次,但對在歐陸戰場已經投入超過千萬傷亡人數的蘇聯而言就沒什麼意義了。

其三,受限於神風特攻隊帶來的威嚇效果,英美對日作戰一向是步步為營緩慢逼近,蘇聯則是一路秋風掃落葉過來。事實上在和投擲原子彈同時發生的八月風暴行動中,蘇聯紅軍殲滅人數仍有近百萬的日本關東軍只用了一個月,僅僅一個月。兩邊都不在乎傷亡的前提下,日本面對蘇聯能撐多久恐怕是個大問號。

既然最終都是近乎無條件投降,那讓英美統治實在是遠遠勝過被蘇聯佔領。

兩顆原子彈或許讓日本重新評估了一億總玉碎還能換到多少盟軍傷亡,這場談判到底能為自己爭取到多少利益,而蘇聯參戰則是讓日本驚覺,他們籌劃已久的這場談判很可能最後根本找不到接洽單位。比起原子彈,我認為蘇聯對日宣戰才是壓垮日本的最後一根……最後一台T34坦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