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9日 星期二

P23、P30雙劍出鞘,聯發科就此反攻?

2016年靠著OPPOvivo出乎意料的崛起,帶動營收成長超過25%下,聯發科勉強維持住獲利而沒有劇烈衰退。

可是出來混,遲早要還的,該面對的還是得面對。隨著OPPOvivo兩家最新的中高階機種改採高通解決方案,加上中國移動的補貼標準上調到cat.7,聯發科沒有任何一顆晶片符合,於中低階市場面臨高通不計成本的殺價競爭,導致市佔率不斷流失,原本寄以重望的X30晶片又因為台積電10nm產能和推出時間太過尷尬而乏人問津。

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物聯網不會是硬體的救命稻草。

過去不斷提到一件事,半導體靠著行動通訊的廣泛應用,更正確的說法是智慧型手機,多延續了五年左右的榮景。因此有人提出一看法,若將行動通訊的消費性產品成功從以「人為單位」轉變為「物為單位」,那想必能為半導體帶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長動能。

此想法即是最初的物聯網藍海市場概念,隨著智慧型手機市場進入飽和,半導體業急著尋找下一個應用市場,於是物聯網成為近年最具潛力且十分重視的議題,幾乎所有的消費性產品皆極盡所能的和物聯網、數據探勘或人工智慧什麼的扯上關係。

2017年8月15日 星期二

被過度輕忽的中譯本。

台灣高等教育現場的怪象很多,學生滿手原文書卻不愛看原文書正是其中一例,如果光看台灣人對購買原文書的熱愛,恐怕會誤以為台灣人民的英文能力極為優異,或是英文說不定是台灣的官方語言之類。

我承認自己在英文學習上沒什麼成就和天份,是標準的語文苦手,但講到原文書這檔事,倒不是意圖挾怨報復。其實這是一個追求科學技術的門檻問題,更具體一點的說法是,我認為台灣人太過推崇使用原文書,過度輕忽了中譯本,或者說輕忽了專業知識在地譯化的重要性。

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日本為何願意無條件投降?

站在亞洲史觀的角度來看二次世界大戰起始於日本發動的盧溝橋事變;結束於遭原子彈攻擊後六天的宣布投降。由於原子彈的威力太過驚人,和日本宣布投降的時間點又太接近,因此目前主流觀點認為是原子彈終結了二戰。

如果對帝國主義末期的日本有稍微研究的話,會發現僅因為原子彈就投降其實非常沒有道理可言,很不像是該時代的日本會作出的選擇。原子彈的殺傷力固然可怕,但對一個存在武士道精神和神風特攻隊,犧牲生命報效天皇為榮的國家來說,原子彈似乎不太可能讓日本震懾到投降,何況還是「無條件投降」,這中間必然有個更駭人的原因被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