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2日 星期四

急凍大聯盟自由球員市場。

有「吸血鬼」之稱的著名美國大聯盟球員經紀人Scott Boras於數日前憤怒地表示:「幾乎所有球團共同蓄意謀殺新一年的大聯盟賽季,球迷們,你們受得了嗎?」

美國大聯盟球員工會在2017年對勞資協議的運行狀況非常滿意,平均年薪從2012年的320萬美元提升到2017年的400萬美元出頭,短短四年間的漲幅超過20%,相較2007年到2012年的漲幅高出甚多。

許多球員獲得了年薪1000萬美元以上的待遇,其中也有不少年薪2000萬到3000萬美元間的豪華合約。球團老闆和球員們都受惠於大聯盟的經濟成長,整個聯盟欣欣向榮。

沒想到今年球團老闆卻極為反常,感覺像串通好似的,整個大聯盟自由球員市場彷彿進入冰河時期般急凍。

球員和其經紀人們對此現象感到非常沮喪,正確來說是無比憤怒,而已經拿到合約的球員和還在找工作的球員一樣憤怒,勞方的反彈聲浪越來越大,他們認為球團老闆和球隊經理人正試圖以非合理手段壓制球員薪資,這是1994年後再也沒有出現過的情況。

不少球隊經理人紛紛跳出來為自己抱屈,無奈地表示球團老闆沒有提供足夠的薪資空間讓他們簽球員。

那為何在美國大聯盟的經濟價值不斷創新高的同時,球團老闆卻不願意花錢簽下優秀的球員來競爭戰績呢?


坦白說這次的狀況並非1987年所有球隊聯合起來不提供明星外野手Andre Dawson合約那般,事實上仍有許多自由球員市場上的後援投手早在去年十二月就拿到新合約,例如Lorenzo Cain簽了一紙總額8000萬美元的五年合約,跟去年的行情差不多。

所以與其說自由球員市場進入急凍,其實更像是該市場的生態或遊戲規則出現的重大變化,導致買賣雙方對彼此的認知有不小程度的落差,可能是球員工會、球員和其經紀人們作了些誤判,也可能是球團老闆和經理人的想法有了轉變。不能說一定是這些因素所造成,但就目前所看到的情況,應該脫不了太多關係。


一、國際球員簽約金限制。

回頭看大聯盟新版勞資協議,會發現球員工會似乎走錯了一步,他們竟然把國際球員簽約金限制這件事視為「勞方的勝利」,一般認為這是影響自由球員市場的第一大關鍵因素。

過往球團的國際球員簽約金限制是軟性規定,超過限制的部分要繳豪華稅,以往諸多豪門球隊一向無視此罰款,競逐明星球員時寧願繳交巨額豪華稅也要簽下來,例如波士頓紅襪球團花了3150萬美元簽下Yoan Moncada,同步繳交了3150萬美元的罰款。

可是新版勞資協議的國際球員簽約金限制變成硬性規定,球團只能藉由交易取得多一點金額操作空間,但是總額依然非常低。這兩年內單一國際球員最高簽約金含豪華稅,從Yoan Moncada6300萬美元陡降至380萬美元。

球員工會認為此限制利大於弊,他們把國際球員簽約金的上限視為「更公平的競爭」,或許不會,不,應該是完全不會對球員工會旗下的大聯盟球員造成任何影響,簡直百利而無一弊。

然而,球員工會出賣國際新秀這件事,恐怕錯估了對自由球員市場的衝擊。

潛力新秀再怎麼優秀也不過是「可能成為戰力」,通常不像現成的自由球員能夠直接幫助球隊,必須經過養成或是提前交易才能換來即戰力,國際新秀的養成又受限於球探報告不夠完整,養成更為困難。

話說回來,既然是「可能成為戰力」,就代表仍是選項之一。當價格差距過大,大到足以弭平這個品質和機率的差異時,簽下自由球員的誘因當然降低不少。

球員工會誤判的點在於,新版勞資協議的國際球員簽約金限制乍看屬於勞方的勝利,實則為球團老闆們製造了這個機會。

在舊版勞資協議下,球團並沒有更便宜的選擇,簽自由球員固然很貴,但是國際新秀也不便宜,況且品質還不保證,故每隔幾年總是要花個數千萬美元調整體質。想要維持競爭力的話勢必要砸錢,不砸錢的話就得面對一票火大的球迷。

今年的球員市場可大大不同了,以洛杉磯天使球團來說,只需要花250萬美元就能簽到大谷翔平,又何必開一紙年薪超過2000萬美元的六年合約給達比修有呢?我相信在舊版勞資協議下,大谷翔平的入札金、簽約金加薪資,談到平均年薪超過3000萬都不無可能,如此一來達比修有的年薪2000萬美元反倒才是較值得爭取的選項。

當然了,大谷翔平這種等級的即戰力實是特例中的特例,只是既然優秀的國際新秀最多百萬美元能搞定,就有機會變成一位提供十年明星價值給球團的球員。要球團願意去簽實力普通,卻因為投入自由球員市場而溢價的球員,我想很難。

球員工會想必是覺得國際球員簽約金限制不可能害到自己,結果壓低國際球員簽約金後,剩餘的資金並沒有回流到自由球員市場,國際球員簽約金的犧牲反而促使許多球團選擇放掉簽自由球員這個對他們非常雞肋的行為。

而球團顯然也成功說服球迷們要著眼於未來,花少量的錢簽潛力新秀,帶來的效益不會比花上億美元簽自由球員市場上的明星球員來得少,省錢但仍舊維持球隊戰績,並擁有足夠的資金運用空間以備萬一。


二、更精明的球團。

許多球員和其經紀人們恐怕尚未看清這個事實,職業運動實際上是個快速成長的領域,其龐大的經濟價值所連動的產業知識水平快速提升,著實不遜於任何資訊產業。他們不知道大聯盟球團已經變聰明了,球團所擁有的資料庫乃超乎想像的完備。

曾帶領奧克蘭運動家創下20連勝的數據派球團經理人,以「魔球理論」聞名棒球界的Billy Beans曾坦承,「當年的他」在現代棒球界不可能獲得工作。

魔球理論響遍棒球界後,很多投入棒球數據派的生力軍皆具備驚人的學經歷,甚至不乏可以進華爾街或矽谷新創公司工作的數學高手。這些人帶來了強大的資料處理和分析方法,使球團成為了能夠精算球員價值的買方,不再被經紀人天花亂墜的話術所騙。

Scott Boras最著名的一場勝仗即是把Oliver PerezSandy Koufax Randy Johnson作類比,幫他簽到了一紙總額3600萬美元的三年合約。而Oliver Perez在接下來三年繳出的卻是總計三勝九敗,防禦率6.81只吃了一百局出頭的的超爛成績。

2017年底投入自由球員市場的Jhoulys Chacin其成績近似於十年前的Oliver Perez於是Jhoulys Chacin只拿到總額1550萬美元的兩年合約。

近幾年越來越少聽到以Scott Boras為首的經紀人們的大勝仗,與其相對的是就連發展最差的球團都有基本的估值能力。球迷們也在網路資訊的快速傳播下擁有更高的知識水平,有些人甚至比2008年的球團還厲害。

這就是為什麼Jay Bruce拿不到像當年Jason BayNick Swisher同等級的合約,因為有年紀又只能擔任角落守備位置的野手在現代棒球裏已經不再擁有那麼高的市場價值了。同樣的,Todd Frazier也拿不到和六年前Michael Cuddyer同等級的合約。

我能理解球員和其經紀人們的不解和焦慮,可惜就現實面而言,當他們的理論是建立在「過去的球員都能拿到這樣的合約」時,是無法說服現在的球團繼續簽爛合約。

除了能夠精確評估球員的價值外,球團對勝場的認知也不同以往,他們熟悉了如何在目前賽制下以最低成本帶來最高報酬,簡言之,如果沒有機會進入季後賽,就應該韜光養晦,集中資源等時機成熟再出手。

例如2014年芝加哥白襪的戰績是7389敗,球團經理人決定拼一發,所以總共砸了超過13000萬美元大肆補強。然後呢?

然後他們隔年戰績是7686敗,比去年多了三勝,再隔一年則是7884敗,球團經理人不得不立即把薪資空間清空,宣告球隊進入重建期。


現在刺激市場買氣的因素只有球隊體質準備進入競爭期,畢竟沒有人想追求戰績排第六名,只有拿下外卡名次以上,有機會打季後賽才有意義。

我相當認同這種生態極不健康,亦相當同意Scott Boras所說:「所有的職業運動競技裏,對於勝利的激勵必須比對輸球的懲罰還大。」球迷想看到的是各球隊都有基本的競爭力,而非只有分為重建組和爭冠組兩種。

球團老闆的確很容易直接影響整體市場,若要跟他們對抗,勞方本身不能內鬥,不能倚靠出賣彼此藉此獲益。球員工會想要脫離這個困境,必須重新評估整個大聯盟體系下所有球員的權益。

無論如何,現存的這套遊戲方式和勞資協議確實是經由大聯盟球員工會所同意才實行的,球員們得接受新的規則並找出問題根源,想辦法在下次勞資談判中扳回劣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