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6日 星期三

階級秩序 - 末日列車。

個人向來偏愛末日題材電影,喜歡其探討人類在面對許多無法想像、不可思議的末日情況時所展現的真正人性。此類型電影的確也是熱門題材,可惜的是數量過於氾濫,拍得好的末日電影越來越少。

末日列車則是近年來的少數佳作之一,平心而論還稱不上經典,拍攝預算明顯也不高,不過在處理階級對立這議題上確實頗有看頭。

這部電影的背景乃建立在人類在面臨地球暖化問題上,選擇用科技力量冷卻地球,後來情況卻失控過頭,導致地球全面進入了冰河時期,絕大多數生物,包含大多數人類因此滅亡。


所幸Wilford創造了如諾亞方舟般的末日列車搭載了僅存的人類,這台末日列車不僅能自給自足,更能永恆不停地運轉下去。雖然同樣是生活在末日列車上,但不同車廂的人類卻代表著不同的階級。

列車末端屬於難民區,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過日子,食物只有蛋白質塊,過著勉強還能生存下去的生活;整列火車劃分為不同等級的車廂,生活條件的優劣也依等級不同而有所差異,其差異之大可謂雲泥之別。而愈前端車廂的人們享受著越多的資源,不但吃好穿暖,甚至還有毒品可以使用,只不過資源不足下常常供不應求

末端車廂的難民叛軍領袖Curtis領導了這次的暴動,同時也是本部電影的主軸劇情,靠著Edgar、南宮民秀等人的協助,叛軍的前進異常順利,讓Curtis一路攻到車長室,也就是Wilford所在的房間。然而,在暴動看似離成功只差那麼一步時,CurtisWilford口中得知了這場暴動的真相,一切都是為了維持這輛列車的階級和秩序。


對於這種架空背景題材來說,永動機如此不合理的黑科技不是討論重點,這只是要減少花在背景設定上的資源,該仔細品嘗的是人類在階級對立下的互動行為。而另外一個有趣的點是,觀眾是以難民領袖Curtis的角度觀看這個世界,隨著往前端車廂進攻,逐步解開這個世界的設定。

其中有幾個段落可說精彩至極。

首先是在難民暴動之初,有一位長者Gilliam提供了許多具高度參考性的建議,對整場暴動幫助很大。Gilliam卻是位斷腳的殘障人士,讓人不禁懷疑是否曾經因參與反叛導致失去肢體。

隨著劇情進展而真相揭曉,原來Curtis曾在數年前食物匱乏之際,企圖殺害一位母親並搶其嬰兒並食其骨肉,Gilliam看到這情況後決定割下自己的手腳,讓其他人吃下以平息動亂。這件事奠定了Curtis反叛的堅定意念,而當年逃過一劫的嬰兒則成為了難民軍副領袖Edgar


其次是列車次長打算利用列車衝入新年隧道時,列車處於一片黑暗的這段時間將叛軍全部殲滅。不過叛軍們反應也非常迅速,立刻從列車最後端點燃火把往前傳遞,火把出現的瞬間真的是令人感到熱血萬分,如同奧運聖火般帶來希望的畫面非常經典。

火把的出現確實扭轉了叛軍的不利戰局,讓Curtis有機會制服列車次長,此時其副手Edgar卻被敵人抓住,Curtis在陷入拯救夥伴還是抓住一絲成功機會的兩難中選擇了後者,相當有領袖應具備的決斷和擔當。


再來是觀眾一開始和Curti一樣對整輛列車的情況並不清楚,隨著叛軍一路往前進攻,才知道不但有集水區農作物區、肉品產出區甚至還有教室、舞廳、三溫暖等令人好氣好笑又無奈的設施

前端教室車廂的情景更讓人感到無比諷刺,老師對兒童的洗腦教育,告訴他們後端車廂乘客之所以是難民那是由於他們全都好吃懶做、咎由自取,而列車長Wilford是多麼的偉大而令人崇拜甚至還有歌謠、肢體語言的帶動唱對Wilford進行歌頌和讚楊,雖然觀眾和Curtis等人對如此景象瞠目結舌,然而他們的認知卻又認為這些是如此理所當然。


最後Curtis終於到達了車長室,Wilford卻告訴他了這看似犧牲重大才換來的成功,背後真相究竟為何,Curtis無法接受,不願接受卻又不得不接受。


如同前面所述,這部電影在末日根因以及黑科技的設定上其實不是很嚴謹,結局亦收得有些無力不過那些不是重點所在。這種末日題材作品,真正想講的通常是劇情過程牽涉到的人性議題,而末日列車這部片則是聚焦於階級對立,而且表達地非常不錯,相當值得深思。

古有名言: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貧富差距、階級對立,不單是這部電影的創作,確確實實發生在我們所生活的現實世界裏。資本主義、適者生存,無一不是告訴我們必須往上爬,才能成為有辦法壓榨下層階級的上層人士。

自己不想去死只好推別人去死,不想被壓榨那只好壓榨別人。在末日列車中,倖存的人類被困在封閉的火車上,不得不為了爭奪有限資源而劃分階級。電影劇情的最後,南宮民秀發現地球已經回升到足以讓人類生存的溫度,進而摧毀這輛末日列車,讓其餘難民得以逃離階級制度而重新生活。

然而身處現實世界的我們,有辦法如此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