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6日 星期六

袁承志的尷尬與影薄。

碧血劍在金庸十四部武俠小說中屬於較特殊的一部,受歡迎度的排名中它絕對排不到前幾,說好看可能都稱不上。但似乎倒也不至於淪落到像書劍恩仇錄、飛狐外傳這種讓許多讀者看得搥心肝、甚至想撕書。

其實這部小說的問題不在於好看或難看,我想了想,「沒特色」這三個字可能是最恰當的形容詞。因為碧血劍的男主角袁承志,完美詮釋了這項特質。

袁承志,明末名將薊遼督師袁崇煥之子,師承當時武功天下第一的華山派掌門「神劍仙猿」穆人清。又和輕功、暗器天下無雙的木桑道人亦師亦友,更甚者,習得「金蛇郎君」夏雪宜所留下來的金蛇秘笈,武學上博得百家、正邪雙修。

明朝一代督師皆文人擔當,重要高官更是需要進士出身,袁崇煥亦然。既然袁承志身為袁崇煥之子,勢必家學淵源。即使自幼家破人亡,但袁承志得了一群袁崇煥舊部「山宗」的擁護栽培。之後拜入當時武林名望最高的華山派,結識李岩,當上七省盟主。不論是先天、後天,袁承志都擁有非常優良的環境。


而袁承志在碧血劍全書中,主要追求的不過這三件事:
一、 殺崇禎為父報仇。
二、 殺皇太極為父報仇。
三、 協助闖王起義傾覆明朝。

雖然在長平公主請求之下未親手殺崇禎,不過崇禎自縊無疑可以說是被袁承志和闖王滅了明朝之舉所逼。同樣的,未能親手殺皇太極,倒是間接促使皇太極被多爾袞刺殺。另外還幫助闖王傾覆明朝,一度受封三品果毅將軍,闖軍的腐敗和令人失望也很難怪到袁承志頭上。就結果而言,的確作得不夠漂亮,可是沒有一項屬於失敗也是事實。

看似如此王道路線的男主角,人氣卻低得異常,別說比不上郭靖、令狐沖等討人喜歡的角色,亦不如陳家洛、胡斐、張無忌這些備受許多讀者批評的男主角。

很大原因出在袁承志實際上位於一個很尷尬的階段,是處在金庸的主角設定轉型過程當中。在陳家洛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金庸最初始對主角的預期構想仍是文武全才皆具備,諷刺的是如此接近完美的陳家洛,其下場非常失敗。

反之後來其他部小說的主角,儘管各有各的缺點,形象反而更加鮮明,其結局也多半是順利成功。

回頭來看袁承志,身為名將袁崇煥之後,師承華山派,李岩為其義兄。家世背景極其雄厚就不多說了。在華山派苦練十年,不但其拳劍造詣之高已是天下罕有,金庸還安排木桑道人傳其輕功和暗器,最後更修習了邪派武功金蛇秘笈。混元功大成下山後,幾已天下無敵,袁承志的武學之路非常平淡無趣,可以說是完全看不出成長過程。

在外貌性格上,金庸雖刻意塑造其貌不驚人、直似個平凡莊稼漢。不過天資聰穎是崔秋山、穆人清等人所認證,行事作風極為得體,幾乎可說是老練異常,一點都不像初入江湖之犢。

拯救金龍幫幫主焦公禮,且不得罪仙都派。面對企圖搶劫他的青竹幫、惡虎溝,轉而收為心腹。之後被推舉為七省盟主,率眾起義反明。在孟伯飛壽宴上識破董開山的計謀,成功化解師兄弟芥蒂。響應闖王起義,乃功破北京城的第一功臣。就算是在感情上雖然一度對長平公主意亂情迷,最後仍選擇信守承諾,和溫青青共度下半輩子。

碧血劍.慷慨同仇日間關百戰時:
袁承志向孫仲壽道:「盟約就請孫叔叔起草了。」孫仲壽也不推辭,回進廟裡草擬。他知群雄以信義為先,不重文采,當下言簡意深的寫了百餘字。袁承志當眾宣讀了。群雄歃血 宣誓,決不背盟。一個轟動沿海各省武林的泰山大會,至此告成。袁承志出道不到半年,仗著武功絕頂,至誠待人,再加之機緣巧合,以及父親的威名,竟爾成為南北直隸、魯、豫、 浙、閩、贛七省草莽群豪的大首領。

金庸曾試圖為袁承志開脫,寫其是因為至誠待人加之機緣巧合,可是讀者的感受全然不是如此。我甚至認為,袁承志被設定得比郭靖更接近完人,同時也更假。

武功高強、行事得宜說穿了只是一位為了劇情推動而出現的角色。負責這項任務的工作若是放過多在主角身上其實是帶來反效果,會讓主角對劇情張力沒有影響,沒有衝突矛盾的情況發生,書中只要是袁承志所主導的重要劇情,幾乎都是圓滿落幕。該機智、該圓滑、該溫吞時一點都不客氣,角色設定反反覆覆、性格多變又不凸出,人物反而顯得非常平淡。

名為承志,闖王說其為承父之志。然而袁承志所著眼的主要都是江湖仇殺這些瑣事,比其父袁崇煥的格局差得太遠。在幾個重要歷史劇情上,如闖王滅明朝、多爾袞刺殺皇太極,袁承志也是偏向間接參與、順水推舟。問題點如同上述,身為主角卻毫無直接作為沒什麼存在感。

偏偏金庸是位非常擅寫歷史人物的作家,闖王、皇太極、李岩、崇禎等幾位人物的言談舉止權謀交鋒,都具備大時代改變者的格局姿態、氣度風範與凜然大氣。非歷史人物的金蛇郎君夏雪宜,和溫家與五毒教的仇殺糾葛,以及敢愛敢恨的個性,其魅力亦頗讓人心醉。

諷刺的是這些鮮明配角的存在更把袁承志顯得平面又無趣如果說百花錯拳讓陳家洛武如其人,江湖中隨處可見的長拳十段錦,大概就是袁承志的寫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