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0日 星期六

從阿斗到連爺爺。

如果有這麼一個機會讓我們返回十六年前,即2000年總統選舉前夕。我認為絕大多數人都難以相信,在短短十六年間,國民黨在兩岸政治理念的變化之大簡直可以視作不同政黨。

國民黨這十多年間的興衰榮辱、政治理念的崩解、國共意識的徹底反轉,用一句話來總結,即是「從阿斗到連爺爺」!

為什麼這麼偌大的一個政黨,歷史悠久的百年老店,會在短短數年間產生如此劇烈變化?我們必須先從國民黨的前幾任領導者說起。


一、 蔣介石時期:

這時的國民黨對台灣來說是不折不扣的外來政權,所進行的是不亞於日本的類殖民統治,台灣僅不過是作為反攻前的暫時棲身地,不論是黨內還是國家,掌權的幾乎全是外省人。

蔣介石所主張的兩岸政治理念是「漢賊不兩立」!喊出的口號是「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


二、蔣經國時期:

在反攻無望下,國民黨首先面臨的是「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政治事實,其次則是本省政治意識的崛起。蔣介石雖然在迫遷來台時帶了為數不少的外省人,但仍遠不及台灣本地人數,這種人數上的差異很難長期維持類殖民統治。

蔣經國非常清楚遲早會面臨這些問題,大力進行國民黨本土化,李登輝為首的本土派即是在這時期迅速在黨內取得地位。同時大大引起了國民黨外省派的反對聲浪,戲稱此舉為「吹台青政策」。國民黨內的外省派、本土派間鬥爭正是從蔣經國時代開始。

其兩岸理念上大抵延續「漢賊不兩立」的方針,不過由於雙方勢力此消彼長,現實面上幾以無力抗衡共產黨,逐漸演變成「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


三、李登輝時期:

李登輝對台灣民主的貢獻毫無疑問非常重要,這點容我有機會再談。其身為蔣經國國民黨本土化理念的延續者,成功壓制了外省派,此時國民黨內本土派的聲勢升到最高,連戰、王金平等人皆可以說是受到李登輝栽培拉拔,對前者尤甚盡心盡力。然而李登輝也並非完全排外,外省背景出身的宋楚瑜、馬英九依然獲得重用,李宋二人甚至號稱「親若父子」。李登輝鬥的外省派並非全是血統,而是政治傾向。

當時兩岸屬於兩個不同的政體已是不爭的事實,李登輝提倡「戒急用忍」著名的「特殊國與國關係」或「兩國論」也是李登輝時期的代表作。這時的國民黨與其說是「中國國民黨」,更不如說是「台灣國民黨」。


說到這裡,看起來國民黨的本土化之路頗為成功,縱然李登輝在扶植本土派勢力時引入了地方黑金,其後患大到時至今日仍無法排除,可是概括來說,當時在台灣生活的人民,甚至包括所謂的國民黨外省派,對兩岸分屬不同國家這件事是有絕對共識這一切直到2000年總統選舉

先來談一下連戰。連戰;字永平,出生於中國陝西,祖籍卻是不折不扣的台灣本省人。在蔣經國的吹台青和李登輝的大力提拔下,政治生涯可以說是一帆風順,生平第一場選舉是1996年作為李登輝副手的總統選舉。

當然了,所謂的總統選舉,我相信根本沒什麼人在注意副總統是誰,畢竟要啟用備位元首的機率真的不高。換句話說,其實連戰真正打的第一場選舉是2000年總統選舉。許多人之前在酸連勝文想空降選台北市長時,連戰當年可是想空降總統呢!

2000年總統選舉的情況大家都很清楚,在連戰、宋楚瑜分裂的情況下使陳水扁得利,完成台灣政治史上第一次政黨輪替。連宋分裂的最大推手是李登輝,我並不認為當時的李登輝是想藉此讓陳水扁得勝,該次政黨輪替完全是個意外。


回過頭來,論人氣、論功績,當時被戲稱「阿斗」的連戰完全無法和「宋省長」宋楚瑜相比,差距有多大?即使李登輝全力為連戰站台,即使李登輝用興票案打擊宋楚瑜,連戰還是輸宋楚瑜150萬票。究竟李登輝為何要支持連戰、不惜讓藍營分裂?間接導致連戰走上了連爺爺之路。

而我猜測的答案還是為了「國民黨本土化」。

連戰和宋楚瑜最大的不同:出身背景。李登輝看似不至於排外,不過在接班人的選擇上,還是期望由本省血統的連戰出線,延續「台灣國民黨」的路線。另有一說是連戰的「阿斗」特性,能讓李登輝持續掌控國民黨,甚至當起太上皇的角色。

顯然結果不如李登輝預期,他低估了宋楚瑜的人氣、高估了連戰的實力,最嚴重的是,他高估了自己對國民黨的掌控力!國民黨本土派的抬頭與其說是他的成功,不如說是不得不的趨勢,而李登輝自己,僅是各派系權衡關係之下相對最無害的共主人選。

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當下,國民黨內以馬英九為代表的外省派立即向李登輝逼宮,導致李登輝出走國民黨轉向台聯,國民黨的本土化之路備受挑戰國民黨內外省派重新抬頭,連戰、王金平為首的本土派不再佔有優勢。

接下來的四年,國民黨不再完全遵循李登輝所規劃好的路線,巧妙地遊走於台灣本土思維邊緣,畢竟李登輝雖然剛出走,國民黨內本土派的勢力仍然不可小覷。

然而,2004年的總統敗選則是斷送國民黨本土化之路的最後一根稻草。

國民黨高層展開兩岸破冰之旅,和共產黨進行第三次國共和談,承認九二共識。無視當時執政者為民進黨政府,直接和中國政府討論兩岸三通、產業交流等計畫。儼然當起了兩岸經貿關係的經手人,買辦文化從此發跡。諷刺的是這一切的領導人不是別人,正是國民黨本土派的領導、當年李登輝全力拔擢的連戰!連戰已不再是當年的「阿斗」,而是對岸人民口中所說終於回來的「連爺爺」。


如果說蔣經國和李登輝成功地將「中國國民黨」逐漸轉型為「台灣國民黨」,那連戰接手後的國民黨不僅將台灣二字輕易抹去,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冠回「中國」二字,同時這次冠上的中國著實讓人搞不清楚到底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我相信歷史會記住國民黨,這個可悲可嘆的政黨。是說現實上多的是唯利是圖之人,但如此巨大的意識集合體能作出違背最初信念原則實在少見。

看到現在的國民黨,我常常想起蔣介石。蔣介石這個人就算有千萬個不是,至少在反共立場上,比現在國民黨檯面上所有政治人物加起來還堅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