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8日 星期四

元件種類選擇的過猶不及。

半導體製程通常提供了許多種類元件供晶片設計者使用,用電壓閥值來區分粗略分為HVTSVTLVT三大類,即代表同功能的高、中、低三種電壓閥值元件。

一般來說LVT元件是以高性能為導向,故電壓閥值低、速度快,功耗部分偏大;反之HVT元件的電壓閥值高、速度慢,但功耗部分偏低,尤其漏電流小;SVT的速度和功耗則介於兩者之中,屬於在LVTHVT的性能與功耗之間取得相對平衡的類型。

除了電壓閥值外,需要晶片設計者選擇不同元件的因素還有電晶體的通道長度。由於電晶體通道長度與驅動電流大小成反比,因此通道長度越長,驅動電流越低,元件操作速度就越慢,進而使功率更低。


在理想情況下,晶片設計者進行閘級電路合成時,會將資料庫內所有元件種類都考慮進去,再根據時序的寬鬆或緊繃,由自動化工具來選擇使用哪種元件以加速和達到時序要求。大部分情況下所有元件都會使用到,在時序較緊繃的部分使用LVT和短通道元件,時序較寬鬆的部分則多使用HVTSVT和長通道元件,只是量多量少的差異,讓晶片同時兼顧性能和功耗。

當然了,現實始終不是理想,能夠透過閘級電路合成自動化工具即達到最佳化的狀況實在不多。過去有段時間盛行在閘級電路階段初步最佳化,最後再交由實體佈局階段來處理以達到目標。

不過隨著晶片複雜度的提高,特別是極端性能特化相關電路的需求增加後,實體佈局階段能調整的範疇越來越有限。再加上一般認為在電路最佳化上,越靠近前面階段的影響程度越高,若能在電路設計階段、閘級電路合成階段就將架構設定好,不該在實體佈局階段事倍功半、費工費時。

於是元件種類選擇策略變為閘級電路合成階段的責任逐漸成為顯學,有趣的是當我們選擇降低電壓閥值和通道長度,企圖換取性能的線性變化時,將會發現其相對功耗會呈指數變化,原因在於漏電流和電壓閥值及通道長度的變化乃是指數關係。

因此就理論來說,晶片設計者不得不犧牲許多功耗才能換來性能的些微改善,此問題在進入28nm製程以下後就變得非常令人擔憂,因為漏電流在先進製程所佔的比例越來越高,且漏電流還會隨著溫度上升而跟著倍增,此功耗可謂電路開啟性能模式時的最大拘束器。

雖然鰭狀電晶體暫且延緩了16nm10nm這兩代製程的漏電流困境,但只要製程繼續微縮,功耗問題仍會浮現。這種不對稱的性能與功耗取捨在元件選擇上至關重要,特別是對於追求高性能或低功耗的電路設計部分。

不少晶片設計者認為,如果能在閘級電路合成階段就限制或停止使用功耗偏大的LVT和短通道元件,想必能夠大幅降低漏電流功耗。事實上這種方法至今仍被許多人廣泛接受,出發點確實也是為了降低功耗,但我相信許多晶片設計者都有遭遇過以下類似經驗,在進行閘級電路合成時幾乎只使用HVTSVT和長通道元件,竟得到了意料之外的結果。

本來是為了降低功耗,然而刻意不使用LVT和短通道元件後,由於時序太難收斂,自動化工具只好大量放入緩衝元件以平衡各部分電路的時序要求,最後迫使合成之後的電路面積大大增加,使用的元件數量比原本多出甚多,反而導致整體功耗更大。

或者是另一種兩難的狀況,只使用HVTSVT和長通道元件雖然也能收斂時序,面積增長亦在可接受範圍,可是若使用LVT和短通道元件的話,能夠明顯以較低電壓達成目標,不可否認在電路啟動性能模式時須承受較高功耗,卻同時擁有較低功耗的效能模式。

那麼到底是該追求LVT和短通道元件帶來的較低功耗省電模式?還是繼續只使用HVTSVT和長通道元件確保性能模式的功耗處於可接受範圍?

對於一流的晶片設計者而言,閘級電路合成時須因應不同電路特性而在功耗和性能之間進行取捨,以達到滿足面積、性能功耗要求的平衡點或甜蜜點。

又相同製程下不同元件的良率其實也有所差異,若再把這項因素也考慮進來,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晶片性能和降低量產風險,再基於某些考量而加以使用或避免某些元件,實是面對新製程的一大挑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