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

辛亥革命 - 一場看似成功的失敗行動。

一般認為中國近代史的定義是以鴉片戰爭為分界,自鴉片戰爭以後,由於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加上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中國在內憂外患的衝擊下,竟差點淪為半殖民地式的封建社會。

於此同時,被譽為中國近代史中最具歷史意義的一件事,號稱亞洲首起民主共和革命順勢而生。以孫文為代表的革命黨從1895年的廣州起義開始,直到1911年的武昌起義,前後歷經十一次後終於成功地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為中國歷史帶來了新的局面,最後一次的武昌起義亦是著名的「辛亥革命」。

然而,僅僅在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三個月後,袁世凱和其領導的北洋新軍便奪得了中華民國的主導權,於是緊接而來的二次革命、洪憲帝制,幾乎已讓辛亥革命宣告失敗。而再之後的軍閥混戰、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中日戰爭、國共內戰,甚至到1990年左右解除戒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後,中華民國才勉強達成了民主共和的理想。

到底一個持續了將近八十年才完成目標的事蹟有什麼歷史意義?或者反過來看,辛亥革命明明是一個倍受重視和期待的歷史標的,為何會以如此失敗收場?其實原因很單純,就只是辛亥革命的本質根本不是多數人所認知的那般而已。說得更直白點,辛亥革命,是一個被眾人合力包裝下的歷史結果,是一場看似成功的失敗行動。


話說武昌起義的消息震驚了中外後,清朝政府於隔日隨即啟用北洋新軍領導袁世凱,命其率領北洋新軍進攻武漢三鎮,和革命黨展開軍事對抗。從袁世凱率軍出發至漢陽失陷、革命黨退守武昌,總計四十七天作戰中雙方傷亡約萬餘人,這場戰役史稱「陽夏戰爭」、「陽夏保衛戰」。

在這四十七天之中,湖南率先響應武昌起義,接著一共十五個省先後宣布脫離清朝而獨立,欲合組共和政府。關內十八省中僅剩甘肅、河南、直隸三省仍效忠清朝。故陽夏保衛戰對於辛亥革命的成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面對北洋新軍的有效壓制,革命黨一來無必勝把握,二來不願讓中國陷入內戰情勢,於是希望能爭取到北洋新軍的支持。在獲得黎元洪和黃興二人所給予的總統職位保證,袁世凱權衡利弊後選擇對清朝倒戈以向。19122月,在袁世凱等人的勸說和逼迫下,清朝宣布皇帝退位,並授權袁世凱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至此清朝正式終結,並被中華民國取代與繼承,辛亥革命終於完成。

在這個時間點,沒有人會相信辛亥革命從事後來看會是徹底失敗的,因為綜觀整起革命,全中國只付出萬餘人傷亡的代價,短短不到半年就使清朝退下歷史舞台,建立號稱民主共和的新政權,和帝國主義列強崛起時的諸多革命案例相較下顯得非常成功,一度還被拿來和英國的「光榮革命」相提並論。

所以辛亥革命之後到底是出了什麼錯?當然了,如果對其中細節抽絲剝繭深究並不難看出,不過在繼續往下討論之前,容我先岔開話題,因為必須先對影響中國社會,包含這場辛亥革命至深的仕紳階級作點介紹。

中國自古有一批極為有趣的族群,雖然同樣身為被統治者,他們多數情況卻會選擇站在幫助專制階級的角度一同壓迫被統治者,以換取專制階級所賦予的部分軍政權力。用現代的說法大概類似所謂的「資方打手」,那即是中國自漢武帝獨尊儒術後,專制階級用科舉取才和利益交換以拉攏士大夫而形成的「仕紳階級」。

從革命黨領導人孫文,到黃興、譚延闓、閻錫山……等各省派系人馬,幾乎全是出自仕紳階級,個個地方勢力家大業大。擁北洋新軍自重,直接判清朝死刑的袁世凱更不用說了,他徹頭徹尾都是以軍政專制階級的身分活躍於政治舞台。

回過頭來繼續來看革命過程的細節,目前主流看法認為辛亥革命能完成的關鍵有二,分別是袁世凱為首的北洋新軍的支持和陽夏戰爭期間許多省份響應起義。那所謂各省響應武昌起義,紛紛宣布脫離清朝獨立其實是怎麼樣的情況呢?我隨便舉幾個例子

湖北:革命黨推舉原湖北新軍統領黎元洪擔任都督。
陝西:革命黨推舉原陝西新軍統領張鳳翽擔任都督。
山西:革命黨推舉原山西新軍統領閻錫山擔任都督。
雲南:革命黨推舉原雲南新軍統領蔡鍔擔任都督。
江蘇:原江蘇巡撫程德全宣布江蘇獨立,成立江蘇軍政府,自任都督。
安徽:安徽諮議局宣布安徽獨立,成立安徽軍政府,推舉原安徽巡撫朱家寶擔任都督。
廣西:廣西諮議局宣布廣西獨立,成立廣西軍政府,推舉原廣西巡撫沈秉堃擔任都督。

基本上在辛亥革命中響應起義的各省,不論是後來由革命黨掌控的少數地區,還是仍以各省原諮議局成員為主要領導的多數地區,其掌權者幾乎都是同一群人這些人在清朝體制下本來也幾乎都是專制階級或仕紳階級,響應起義不過是把國號從清朝換成中華民國,骨子裏可謂換湯不換藥。更甚者,在武昌起義成功之前,中國絕大多數仕紳階級可都是支持「君主立憲制」的「保皇黨」。

革命黨在整起辛亥革命中所仰賴的不過兩個東西:一是地方仕紳;二是清朝新軍。究其注定失敗的原因,便是來自於此特殊的組成成分,其亦可視作革命的本質有問題。

首先,發生在中國的這場革命和帝國主義列強的資產階級革命完全不同。辛亥革命並不是一個由下而上發動的革命,反倒更像是仕紳階級和專制階級間的政治鬥爭,此次革命與社會群眾脫節了,尤其是廣大的平民階級,因此當然也沒有讓中國的社會權力重新分配。

革命黨忽略了一個重要觀念民主共和應該來自平民階級的訴求他們一廂情願地認為只要建立了號稱民主共和的政府,一切問題便會迎刃而解。縱使革命之初著實贏得平民階級普遍的支持,但就結果而言,辛亥革命除了帶來一個仕紳階級和新統治者更緊密結合、更維護上層階級利益的新政權外,其餘一無所有。

其次,模糊不清的革命目標。革命黨將中國當下的所有弊病都直指清朝政府,而無視整個封建社會體制的落後思維。為了加速及確保推翻清朝,革命黨甚至選擇拉攏舊體制時的專制階級,如武昌起義後湖北軍政府推舉黎元洪為都督,又如以總統職位換得北洋新軍領導袁世凱的支持。

孫文提倡的三民主義某程度上擔當了革命黨和臨時政府的指導原則,推動了辛亥革命的爆發。就理論面上,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的確是一個較完整的民主共和思想;但現實面上,三民主義乃出自於資產階級革命的實踐方法,和辛亥革命的情況顯然不同,無法一體適用。事實上,革命黨在辛亥革命過程中真正所重視的僅有民族主義。

再者,缺乏統一且有力的領導核心。革命黨的最大組織同盟會,從一開始就是由光復會、興中會、華興會、共進會、文學社……等多個團體集合而成,成分複雜、派系繁多,彼此間存在利害競爭、戰略歧見。革命成功前尚且還能容忍,以大局為重,於各自勢力範圍分進合擊。雖在同一組織名下,卻互不支援而習慣各自為戰,動員平民階級的能力低落,無法建立屬於革命黨的軍事武裝部隊,只能依靠滲透清朝新軍鼓吹革命奪權,和舊專制階級謀求合作,間接導致革命黨被部分舊專制階級所掌控。

武昌起義成功後,革命黨內不同派系為爭權奪利,彼此的矛盾衝突更趨嚴重。如在革命黨和清朝談判後期,籌備臨時政府前夕,由於湖北共進會和上海光復會向來交惡,於是湖北革命黨竟改擁護黎元洪和袁世凱。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後來之所以選擇讓孫文擔任臨時大總統,除了孫文身為革命思想先驅,具備極高名望外,另一評估恐怕是孫文和各派系的利益關係最不複雜,讓其坐上「共主」之位相對無害,因此當孫文主張二次革命時,革命黨內實在沒多少人願意理會這位有名無權的共主。

受限於革命黨組織本身的弊病和誤判,加上為情勢所迫,不得已而與舊專制階級妥協,使得辛亥革命注定失敗。無可否認革命的初衷是好的,但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未必適合,革命思想顯然也還不夠成熟。總結來說,辛亥革命的失敗來自於武昌起義的成功,後者的成功有其意外性和偶然性,前者的失敗卻充滿著必然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