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從自殺突擊隊到正義聯盟。

超級英雄是近十年最熱門的電影題材之一,在福斯和Sony先後憑藉「X戰警」和「蜘蛛人」取得巨大商業利益之後,身為超級英雄版權巨頭之一的漫威野心勃勃地規劃了漫威英雄電影,2012年的復仇者聯盟可謂其經典代表作。

同為超級英雄版權巨頭的DC,看到競爭對手漫威靠著跨足電影界賺足了口碑和票房,也有些按捺不住。先是將超人和蝙蝠俠重啟,再依樣畫葫蘆推出DC英雄電影。然而除了神力女超人意外備受好評外,其餘幾乎都……說爛片可能誇張了點,然而一向負評居多。

漫威的成功與DC的不成功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最常見的說法是DC探討的議題太有深度,運鏡方式、氣氛營造和漫威差異甚大,又因為觀眾已經習慣漫威的風格了,後來才加入電影界的DC相對吃虧。

所以此兩者的人氣差距真的只是這些不可抗因素?只是非戰之罪?至少從我這種非專業美漫迷看來,絕對不是。

事實上無論是漫威的詼諧幽默,還是DC的現實人性,或者說DC支持者喜歡掛在嘴邊的「深度」,兩者風格著實各有千秋,並無優劣之分,都有著固定的擁護族群。劇情方面兩者還是難分高低,都有佳作也都有爛作,畢竟說穿了都是從漫畫改編而來。

什麼風格、劇情、深度、運鏡云云,或是DC模仿漫威而變得不倫不類,那些都是其次。DC最大的問題,根本的問題,始終在於無法成功營造角色魅力。


正義聯盟這一次共登場了六位英雄:蝙蝠俠、超人、神力女超人、閃電俠、鋼骨、水行俠,其中後三位是讓觀眾較為陌生的新角色。可想而知每位英雄分到的時間當然很有限,偏偏DC又不願意作取捨,對每一位英雄都試圖用大段篇幅介紹其招募過程和背景設定,要知道電影全長才不過兩小時左右,一個接著一個的小故事顯得相當零碎,於是在新角色的刻畫完全不到位,戲份總是匆匆帶過而令人無感。

這種舖陳和說故事方式對新舊影迷皆非常不友善,甚至可以說十分無聊又浪費時間。既無法滿足已了解背景設定的舊影迷的需求,也沒有讓新影迷徹底搞清楚狀況和留下記憶點。

坦白說,這次正義聯盟的問題和上一部飽受負評的自殺突擊隊根本如出一轍,許多人看完正義聯盟和自殺突擊隊的感覺就是,認識了很多新角色,如鋼骨、水行俠;如死射、焰魔、迴旋標隊長、殺手鱷、小丑女……每位配角好像都很有特色,好像都有一段值得深究的過去,然後,沒了。

兩者的差別在於正義聯盟成員的名氣遠勝自殺突擊隊。像是蝙蝠俠、超人、神力女超人都已是高人氣角色,閃電俠本身知名度也還算夠,讓觀眾真正感到陌生的只有鋼骨和水行俠。

而自殺突擊隊的每位成員,雖然都有一定的背景故事,但幾乎每一位都是低知名度的新角色。要是把自殺突擊隊的成員換到正義聯盟,我相信DC史上最爛片之位恐怕就有得討論了。

或許有人會為DC抱屈,認為漫威的成功來自於整系列的鋪陳和規劃,從鋼鐵人、無敵浩克、雷神索爾、美國隊長依循打響名聲後,再藉由集結眾人的復仇者聯盟登上頂端。對於進度已經處在落後位置的DC而言,顯然無法走相同的路,只能鋌而走險地直接推出正義聯盟試圖一舉扳平。

我非常認同專屬電影的堆疊是復仇者聯盟取得成功的重大原因,不過容我提醒一點,漫威英雄電影發展至今,可不是每一位都走這種套路啊。像是黑寡婦、鷹眼的出場皆沒有太多的鋪陳,獵鷹只有用幾句話概述,黑豹直接端出來後才要補專屬電影,試問這些角色的人氣有很低嗎?

現實面而言,只要新角色夠強、夠帥、有存在感,人氣就不會是問題。縱使我非常不願意這麼做,但不得不拿復仇者聯盟來比較,漫威讓新角色登場的方式實在不知道勝過DC多少。

以復仇者聯盟的鷹眼為例,漫威非常清楚有限戲分下該怎麼讓新角色有所發揮在復仇者聯盟故事前半段聚焦於觀眾最陌生的鷹眼,先使他被洛基控制,適當利用我方英雄被敵人控制會比較強的詭異設定,盡量給鷹眼戲分表現,鷹眼近乎一人攻破神盾局航空母艦的那段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觀眾一開始確實對他感到陌生,確實不清楚這位新角色的過往故事,然而漫威就是能在有限的戲分下把新角色的特色放到最大,復仇者聯盟前半段有非常多個鷹眼的動作特寫,讓觀眾知道鷹眼的特色就是狙擊神準,接著自然能慢慢融入劇情和背景設定。

DC好像覺得新角色登場就勢必得一次把全部底細講清楚,這樣才會有「深度」,因此老是用一堆十分鐘故事連珠炮式轟炸,彷彿觀眾馬上能熟悉好幾位新角色的所有過去。

刻意想塑造不知所謂的深度,導致每位角色分配到的時間都不夠,只能輕描淡寫,以前花半集才帶出一位角色,現在十分鐘就介紹完了。這樣能讓觀眾對新角色認識多少?認為這角色多有深度?而且太多零碎片段對主軸劇情的連續性也會造成影響,常常不知道重點在哪。

說的更難聽點,在新角色都已經被定位成配角的情況下,就算是讓他拼命秀招盡量表現,仍怕不夠有存在感,還在那邊扯一堆有的沒的來壓縮戲分是在幹嘛?若在有一兩小時可以任意發揮的專屬電影尚屬合理,可是多位新角色同時登場的電影哪來時間這樣玩啊?

其實新角色登場時的設定真的不用太過講究,沒有非得把他的起承轉合完整講一遍的規定,讓觀眾能快速記住該角色最有記憶點的特色比較重要。

甚至先讓新角色以最終型態亮相來累積人氣,之後再補他的背景設定,像是歷練過程和心境變化等等,漫威如黑寡婦、鷹眼、獵鷹,DC如神力女超人,以上種種例子明明已證明這種套路也吃得開。以正義聯盟的劇情邏輯來說,與其浪費時間介紹閃電俠、水行俠,實在不如集中火力給和劇情關係甚深的鋼骨。

總結而言,DC英雄電影除了說故事的方式有問題外製作組心態也過度貪心,大概是期待立刻把新角色捧成蝙蝠俠、超人般的高人氣角色。退一步來說,漫威的鋼鐵人和Nolan導的蝙蝠俠,可都拍了三部曲才奠定了他們的神主牌地位,試問DC製作組,你們到底在急什麼?

喜歡端拼盤雜燴給顧客不是問題,至少讓顧客可以一口只吃其中一部分就好,卻偏要逼顧客一次塞滿嘴才行,結果是所有味道都混雜在一起,分不清楚裡面究竟有哪些內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